历史渊源
春分这天,太阳直射地球赤道,昼夜等长。
据元吴澄的著作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解释:
“二月中,分者半也,此当九十日之半,故谓之分。”
另《春秋繁露》说:“春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
农历书:“斗指卯为春分,约行周天,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(两极除外),又当春之半,故名为春分。”
起居养生
春分饮食讲究“调其阴阳,不足则补,有余则泻”。
此时多食用蔬菜水果,可以补充冬季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消耗,对养生大有裨益。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艾叶性温味苦,无毒,通十二经,
具有回阳、理气血、逐湿寒、止血安胎等功效,亦常用于针灸。
此时也是黄沙蚬最肥美的季节,在广州,蚬肉一般是和韭菜同炒,香脆滑嫩至极。
传统习俗
立蛋
“春分到,蛋儿俏”,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,
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“竖蛋”试验。
这一被称之为“中国习俗”的玩艺儿,何以成为“世界游戏”,目前尚难考证。
祭祀
据《礼记》记载“祭日于坛”,之后这一习俗就在历代相传下来。
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,又叫朝日坛,
它是明、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的地方。
送春牛
春分到,送出春牛图。
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,
再印上农夫耕田图样,名曰“春牛图”。
送图者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,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俗语,
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,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。